logo

云轴ZStack联袂海光DCU:打造DeepSeek私有化部署新范式

作者:梅琳marlin2025.09.17 17:23浏览量:0

简介:云轴科技ZStack与海光DCU联合推出DeepSeek私有化部署方案,整合IaaS层虚拟化管理与国产GPU算力,为企业提供安全可控的AI推理环境,适用于金融、政务等高敏感场景。

一、方案背景:私有化部署成企业AI应用刚需

随着生成式AI技术渗透至金融、政务、医疗等高敏感行业,企业对数据主权与安全合规的需求急剧上升。据IDC调研,超70%的国内企业倾向于将AI模型部署在私有化环境中,以规避数据泄露风险与监管不确定性。然而,传统私有化方案面临三大痛点:

  1. 算力成本高企:依赖进口GPU导致硬件采购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;
  2. 部署周期冗长:从环境搭建到模型调优需数周甚至数月;
  3. 兼容性挑战:异构硬件与AI框架的适配效率低下。

在此背景下,云轴科技ZStack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海光”)达成战略合作,推出基于ZStack Cloud云平台与海光DCU(深度计算单元)的DeepSeek私有化部署方案,旨在通过“软硬一体”架构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。

二、方案架构:软硬协同的全栈解决方案

1. 云轴科技ZStack Cloud:弹性IaaS层支撑

ZStack Cloud作为新一代私有云平台,提供三大核心能力:

  • 异构资源管理:支持x86、ARM、海光等架构的混合部署,通过统一资源池化技术提升硬件利用率;
  • 自动化编排:内置Terraform模板库,可一键部署Kubernetes集群与DeepSeek服务;
  • 安全加固:集成国密SM4加密算法与零信任网络架构,满足等保2.0三级要求。

典型场景示例
某省级政务云项目通过ZStack Cloud的“多租户隔离”功能,为不同部门分配独立AI算力资源,同时利用动态资源调度(DRS)将夜间闲置算力分配至紧急任务,使整体资源利用率提升40%。

2. 海光DCU:国产GPU算力突破

海光DCU基于GPGPU架构,兼容CUDA生态,提供与进口GPU对标的性能:

  • 算力密度:单卡FP32算力达15TFLOPS,支持千亿参数模型推理;
  • 生态兼容:通过驱动层适配支持PyTorch、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;
  • 能效比优化:采用chiplet封装技术,功耗较同类产品降低20%。

技术亮点
海光DCU内置硬件安全模块(HSM),可实现模型权重与输入数据的端到端加密,结合ZStack Cloud的传输层安全(TLS)1.3协议,构建“芯片-系统-网络”三级防护体系。

三、部署实践:从环境搭建到模型服务的全流程

1. 硬件选型与集群规划

建议采用“海光7000系列DCU+ZStack Cloud超融合一体机”架构,典型配置如下:
| 组件 | 规格 | 数量 |
|—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|
| 计算节点 | 海光7285 CPU + 4张DCU | 3 |
| 存储节点 | 全闪存阵列(NVMe SSD) | 2 |
| 管理节点 | ZStack Cloud管理服务器 | 1 |

容量规划公式
单DCU卡可支撑约50个并发DeepSeek-R1(7B参数)推理请求,按日均10万次请求计算,需配置8张DCU卡与负载均衡器。

2. 软件栈安装与调优

步骤1:环境初始化

  1. # 在ZStack Cloud控制台创建GPU资源池
  2. zstack-cli CreateLocalStoragePool \
  3. --name "DCU-Pool" \
  4. --url /dev/nvme0n1 \
  5. --type gpu \
  6. --gpuOvercommitRatio 1.5

步骤2:模型容器化部署
通过ZStack Cloud的“应用市场”直接拉取预优化的DeepSeek镜像:

  1. FROM pytorch/pytorch:2.0-cuda11.7-cudnn8-runtime
  2. RUN pip install transformers==4.30.0
  3. COPY ./deepseek_model /models
  4. CMD ["python", "-m", "torch.distributed.run", \
  5. "--nproc_per_node=4", \
  6. "serve.py", "--model_path", "/models"]

步骤3:性能调优

  • 启用海光DCU的Tensor Core加速,将矩阵运算精度从FP32降至BF16;
  • 通过ZStack Cloud的QoS策略限制单个租户的GPU内存使用量,防止资源争抢。

四、行业价值:重构企业AI应用生态

1. 成本效益分析

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,对比传统方案与本方案的3年总拥有成本(TCO):
| 项目 | 进口GPU方案 | ZStack+海光方案 | 降幅 |
|—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|———|
| 硬件采购 | ¥8,200,000 | ¥3,800,000 | 54% |
| 电力消耗 | ¥1,200,000 | ¥960,000 | 20% |
| 运维复杂度 | 高 | 中 | - |

2. 合规性保障

方案通过多项权威认证:

  • 信创产业联盟“可信云”认证;
  • 公安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;
  • 金融行业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安全评估

五、未来展望:迈向AI原生基础设施

随着海光DCU-Z100等新一代产品的研发,方案将支持更复杂的模型并行训练。云轴科技计划在2024年Q3推出“AI-as-a-Service”平台,允许企业按需调用ZStack Cloud上的DeepSeek推理服务,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。

结语:云轴科技ZStack与海光DCU的联合方案,不仅解决了企业私有化部署的算力、成本与安全难题,更通过标准化产品形态推动AI技术普惠化。对于希望构建自主可控AI能力的组织而言,这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实践路径。

相关文章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