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软科技口罩人脸识别:AI赋能抗疫新防线
2025.09.18 15:28浏览量:0简介:虹软科技推出口罩人脸识别算法,通过多模态特征融合与轻量化部署,助力公共场所精准防疫,推动“无接触”管理升级。
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反复的背景下,公共场所的防疫管理面临巨大挑战。传统人脸识别技术因口罩遮挡导致识别率骤降,成为智慧防疫场景中的关键痛点。虹软科技近日宣布推出口罩人脸识别算法,通过技术创新实现“戴口罩识别+体温监测+身份核验”一体化解决方案,为机场、车站、社区等场景的“无接触”管理提供核心技术支持。
一、技术突破:从“被动适应”到“主动优化”的跨越
传统人脸识别算法依赖面部完整特征点,口罩遮挡会导致关键区域(如鼻部、嘴部)信息丢失,识别准确率通常下降60%以上。虹软科技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:
多模态特征融合技术
算法同时提取眼部区域、面部轮廓及皮肤纹理特征,结合红外热成像数据构建多维特征模型。例如,在某高铁站试点中,系统通过分析眼周皱纹、眉骨高度等12个次要特征点,将戴口罩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.7%,较单模态算法提高42%。动态掩码学习机制
采用生成对抗网络(GAN)模拟不同材质、颜色的口罩遮挡效果,训练数据集包含50万张戴口罩人脸图像,覆盖N95、医用外科口罩、布艺口罩等12种类型。算法可自动适应口罩透光率差异,在强光/逆光环境下仍保持稳定性能。轻量化边缘计算部署
针对公共场所设备算力有限的痛点,算法模型压缩至3.2MB,可在NVIDIA Jetson系列边缘设备上实现15ms/帧的实时处理。某三甲医院部署案例显示,系统单日可处理2.3万人次通行,较云端方案降低78%的网络延迟。
二、应用场景:构建全链条防疫网络
该算法已在全国23个省份的800余个场景落地,形成三大典型应用模式:
交通枢纽“无感通行”系统
在上海虹桥站,系统与健康码核验终端联动,旅客摘口罩时间从平均8秒缩短至0.3秒。算法支持活体检测功能,有效防范照片、视频攻击,误识率低于0.0001%。社区智能门禁改造
杭州某社区将原有门禁系统升级为“口罩识别+体温预警”双模设备,居民无需摘口罩即可完成身份验证。系统自动生成通行日志,当检测到体温异常(≥37.3℃)时,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至物业平台。企业复工防疫管理
某制造业园区部署的考勤系统,集成口罩识别与工牌识别功能,员工通过闸机时间从15秒/人压缩至2秒/人。系统支持与OA系统对接,自动生成防疫日报,包括各车间口罩佩戴合规率、异常体温记录等数据。
三、开发者指南:快速集成与优化建议
对于希望接入该技术的企业开发者,虹软科技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包(SDK):
# 示例代码:调用虹软口罩识别API
import hashlib
import requests
def detect_masked_face(image_path, api_key):
# 图像预处理
with open(image_path, 'rb') as f:
img_data = f.read()
md5 = hashlib.md5(img_data).hexdigest()
# API调用
url = "https://api.arcsoft.com/face/v1/detect"
headers = {'Authorization': f'Bearer {api_key}'}
payload = {
'image_base64': base64.b64encode(img_data).decode(),
'mask_detection': True,
'threshold': 0.95
}
response = requests.post(url, headers=headers, json=payload)
return response.json()
优化建议:
- 环境适配:在逆光场景下,建议搭配补光灯使用,确保眼部区域照度≥300lux
- 设备选型:推荐使用200万像素以上摄像头,焦距固定在3.6mm-6mm区间
- 数据安全:启用本地化部署模式,确保人脸数据不出园区
四、行业影响:重新定义防疫技术标准
该算法的推出推动了两项行业变革:
- 标准制定:参与编制《公共场所人脸识别系统防疫技术要求》团体标准,明确戴口罩识别准确率需≥95%、误报率≤0.5%等指标
- 生态构建:与海康威视、大华等厂商完成设备兼容性认证,支持ONVIF、GB/T 28181等主流协议
据第三方机构测试,在同等硬件条件下,虹软算法的识别速度比行业平均水平快1.8倍,功耗降低42%。某省级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:“该技术使流行病学调查效率提升3倍,为精准防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。”
五、未来展望:从防疫工具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
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需求深化,虹软科技正探索算法升级方向:
- 多生物特征融合:集成虹膜识别技术,解决眼镜+口罩双重遮挡问题
- 情绪识别扩展:通过微表情分析判断人员健康状态,预警潜在感染风险
- 元宇宙应用:开发数字孪生系统,在虚拟场景中复现真实防疫流程
目前,该技术已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,并获得欧盟GDPR合规证书。正如虹软科技CTO所言:“我们不仅在解决当下的防疫难题,更在构建未来智慧城市的感知基石。”这场由算法驱动的防疫变革,正在重新定义公共安全的技术边界。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可评论,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