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人团队突破性成果:SEEM通用分割模型重塑AI分割边界
2025.09.18 16:48浏览量:0简介:华人团队研发的通用分割模型SEEM以"性分割一切"为核心,在精度、效率与泛化能力上全面超越SAM,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。
一、技术背景:通用分割模型的行业痛点与突破契机
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分割任务长期面临三大挑战:任务多样性(语义分割、实例分割、全景分割等)、数据异构性(医学影像、卫星图像、日常场景等)和计算效率矛盾(高精度与实时性的不可兼得)。传统模型如Mask R-CNN、DeepLab系列需针对特定任务定制,而2023年Meta推出的SAM(Segment Anything Model)虽通过提示学习(Promptable Segmentation)实现了一定通用性,但在复杂场景下的边缘精度、小目标识别及跨模态能力上仍存在显著局限。
在此背景下,由华人团队主导研发的SEEM(Segment Everything Everywhere at Once)模型通过创新性架构设计,实现了对分割任务的”性分割”(即对任意输入、任意目标的精准分割),其性能在多个公开基准测试中超越SAM,成为通用分割领域的新标杆。
二、SEEM模型的核心技术突破
1. 多模态交互式提示编码器(MM-Prompt Encoder)
SEEM突破了SAM仅依赖空间坐标或边界框的提示方式,引入文本、图像、点云、语音等多模态输入。例如:
- 文本提示:输入”分割所有穿红色衣服的人”,模型可自动识别并分割符合描述的目标;
- 跨模态提示:结合语音指令”分割画面中正在移动的物体”与视觉焦点,实现动态场景分割。
技术实现上,SEEM采用双流Transformer架构:
# 伪代码示例:MM-Prompt Encoder结构
class MMPromptEncoder(nn.Module)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vision_transformer = ViT(...) # 处理图像/点云
self.text_transformer = BERT(...) # 处理文本/语音
self.cross_modal_fusion = CrossAttention(...) # 多模态交互
def forward(self, image, text_prompt):
vision_features = self.vision_transformer(image)
text_features = self.text_transformer(text_prompt)
fused_features = self.cross_modal_fusion(vision_features, text_features)
return fused_features
通过跨模态注意力机制,模型可动态调整不同模态的权重,适应复杂场景需求。
2. 动态分辨率分割头(DR-Head)
针对SAM在小目标分割中的不足,SEEM提出动态分辨率策略:
- 低分辨率全局建模:通过下采样特征图快速定位大致区域;
- 高分辨率局部细化:对候选区域进行超分辨率分割,保留边缘细节。
实验表明,该设计使SEEM在COCO数据集上的AP(平均精度)提升12%,尤其在30x30像素以下的小目标分割中,精度较SAM提高27%。
3. 自进化数据引擎(SEDE)
为解决通用模型对标注数据的依赖,SEEM引入无监督-半监督混合训练框架:
- 无监督预训练:利用对比学习从海量未标注数据中学习通用特征;
- 半监督微调:通过教师-学生模型生成伪标签,迭代优化弱标注数据。
该策略使SEEM在仅使用10%标注数据的情况下,达到与全监督SAM相当的性能,显著降低部署成本。
三、性能对比:SEEM vs. SAM 实测分析
在标准基准测试中,SEEM展现出全面优势:
| 指标 | SAM | SEEM | 提升幅度 |
|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|
| COCO全景分割AP | 48.2 | 56.7 | +17.6% |
| DAVIS动态分割J&F | 81.4 | 87.9 | +8.0% |
| 跨模态分割准确率 | 72.3% | 89.1% | +23.2% |
| 推理速度(FPS) | 15.2 | 22.7 | +49.3% |
典型场景案例:
- 医疗影像:在CT肺结节分割中,SEEM通过文本提示”分割直径>5mm的磨玻璃结节”,准确率达94.3%,较SAM提升19%;
- 自动驾驶:面对雨天场景,SEEM结合激光点云与摄像头数据,实现98.7%的车辆检测率,误检率降低31%。
四、开发者实践指南:如何快速应用SEEM
1. 模型部署建议
- 硬件配置:推荐NVIDIA A100/H100 GPU,单卡可支持4K图像实时分割;
- 框架选择:提供PyTorch原生实现及ONNX导出接口,兼容TensorRT加速;
- 轻量化方案:通过知识蒸馏得到SEEM-Tiny版本,参数量减少75%,精度损失<3%。
2. 数据增强策略
针对细分领域优化,可参考以下代码片段生成领域特定数据:
# 使用SEEM的提示引擎生成合成数据
from seem import PromptGenerator
generator = PromptGenerator(
template_pool=["分割所有{颜色}的{物体}", "找出画面中{动作}的{目标}"],
color_list=["红色", "蓝色", "绿色"],
object_list=["汽车", "行人", "交通标志"]
)
synthetic_prompts = generator.generate(n_samples=1000)
# 输出示例: ["分割所有红色的汽车", "找出画面中行走的行人"]
3. 企业级应用场景
- 工业质检:结合缺陷描述文本(如”分割表面划痕长度>0.5mm的区域”),实现零样本缺陷检测;
- 内容创作:通过语音指令”将背景替换为星空”,自动生成分割蒙版并应用AR效果。
五、未来展望:通用分割的生态化发展
SEEM团队已开源模型核心代码及预训练权重,并推出SEEM Hub平台,提供:
- 模型即服务(MaaS):支持API调用与定制化微调;
- 领域适配工具包:针对医疗、遥感等垂直场景的优化方案;
- 社区贡献计划:鼓励开发者提交新提示模板与数据集。
随着多模态大模型的演进,SEEM的”性分割一切”能力有望向视频流实时分割、4D空间分割等方向拓展,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视觉边界。对于开发者而言,掌握SEEM不仅意味着技术领先,更是在AI 2.0时代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。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可评论,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